来历:参阅消息网
参阅消息网5月13日报导(文/张馨文 彭卓 任耀庭)“他(马可·波罗)才17岁,正是我现在的年纪,就跟爸爸和叔叔一同开端一段冒险游览。”近来,意大利高中生马可·奥利娃共享了自己对马可·波罗的了解,“和马可·波罗有相同的姓名,让我感到十分骄傲。学习我国言语和文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了解,这都是代表马可·波罗精力的。”
2024年是马可·波罗去世700周年,这位将中华文明介绍给西方的意大利人,不只被我国人所熟知,在意大利也享有盛名。尽管自古以来有不少推进东西方文明沟通的闻名使者,但马可·波罗简直能够算是最早为西方社会揭开东方奥秘面纱的探险家之一。13世纪至14世纪,欧洲大部分国家仍深陷中世纪的保存与落后,马可·波罗著作的《马可·波罗行记》一经面世,便成为向东“取经”的“游览攻略”,点着了欧洲人心里对东方的神往,中华文明的种种元素,也由此以一种活跃的形象在欧洲留下印记。
从威尼斯到姑苏——
丝路两头的相识相知
本年1月10日,我国姑苏市和意大利威尼斯市两个闻名世界的“水城”一起主办了一场留念马可·波罗的丝绸展会。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曾这样描绘姑苏:“姑苏是一座美丽的大城市。这儿盛发生丝,人们用生丝纺织出制品,不只供自己消费,使人人都穿戴绫罗绸缎,并且还销往外地商场。这儿人口稠密,商业和手工业都很兴旺,实在令人惊叹。”有研讨显现,马可·波罗一路从意大利来到我国元大都,其道路正是学习了古代陆上丝绸之路。
在马可·波罗之前,欧洲人只知道丝绸来自奥秘东方,并不清楚它原产地的容貌。马可·波罗经过共享亲身经历,把丝绸来历地具象化,将姑苏等地我国兴旺的纺织出产和商业日子出现在西方人面前,大大激起了他们对东方物资的喜欢和探究东方的热心。
本年2月,在全球前史最久、规划最大的狂欢节之一——威尼斯狂欢节上,姑苏丝绸服饰走进“欧洲最美客厅”圣马可广场,在狂欢节闭幕式巡游中露脸。二十余位来自中意两国的青年男女身穿高雅清丽的我国传统汉服,向世界出现一场充溢东方风情的巡游展演,也成为威尼斯狂欢节这场全民盛会的富丽终章。威尼斯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马晓辉在承受采访时标明:“七个多世纪曾经,这位威尼斯的冒险家、商人沿着‘丝绸之路’前往我国。今日咱们将这些我国传统丝绸展现在威尼斯人和世界人民面前,期望带给咱们夸姣的体会。咱们也期望以服饰为前言,增进东西方文明沟通。”
意大利和我国坐落古丝绸之路两头,都是具有悠长前史的文明古国。1979年意大利米兰与我国上海市树立友好城市联系,成为第一个与我国城市订立友好城市联系的欧洲城市。而姑苏和威尼斯于1980年结为友好城市,在经贸、文教、体育、医疗卫生等范畴一再协作,连续着700多年的友情。到现在,意大利已有86座城市与我国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在欧洲位居前列。
从意大利到欧洲——
激起西方“我国情结”
现在,在马可·波罗故居入口处,咱们能够看到由威尼斯政府1871年镌刻在墙上的铭文,粗心是“这儿原来是马可·波罗的家,马可·波罗游览到亚洲最远国度并描绘了它”。
据威尼斯大学亚洲及北非研讨院助理教授利维奥·扎尼尼介绍,在13世纪,威尼斯已经是欧洲十分重要的商业和文明中心。马可·波罗从我国回来威尼斯,由于参与家园的战争被俘,在监狱中向狱友口述自己的东方之行,《马可·波罗行记》由此面世。自此,欧洲得以更具体地了解我国。
扎尼尼对记者标明:“《马可·波罗行记》是他在我国所见所闻的实在记载,在欧洲发生巨大影响,成为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畅销书之一。随后几个世纪,许多探险家、帆海家和商人决议跟随马可·波罗的脚步,一定要前往马可·波罗所描绘的东方。”不少研讨标明,闻名全球的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便是《马可·波罗行记》的忠诚读者,他参阅马可·波罗的脚印,完结地舆大发现的豪举。扎尼尼点评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在某种程度上是遭到马可·波罗的书和前往我国的期望影响的。正是在拓荒另一条东方道路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美洲。”马可·波罗和他的行记开阔了欧洲的地舆视域和心灵视界,激起出尔后欧洲人继续几个世纪的东方情结。越来越多我国产品以其共同工艺和异域风情引起欧洲人的浓厚爱好。
从前史到未来——
传承尊重与相等精力
本年以来,意大利多地举行方法各样的文明沟通活动留念马可·波罗去世700周年。除了威尼斯狂欢节上的姑苏丝绸和汉服扮演,2月2日至13日,由威尼斯市政府和马可·波罗去世700周年意大利国家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不知道之地:马可·波罗的奇幻之旅”水上灯火秀,凭借喷泉、灯火、投影和艺人扮演叙述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招引很多威尼斯本地居民和外国游客前来欣赏。威尼斯莫切尼戈宫博物馆馆长基娅拉·斯夸尔奇纳标明,马可·波罗无疑是世界公民,留念马可·波罗意味着着重与东方,特别是与我国一向以来存在的对话联系。
3月8日,以“马可·波罗:艺术与发现”为主题的艺术展在意大利北部城市都灵的意大利世界艺术博物馆展开。展览聚会集意两国艺术家和艺术集体创造的绘画、版画、雕塑、拍摄等著作。该博物馆馆长圭多·福尔科说,意大利人对我国当代艺术十分感爱好。而中方策展人费馨瑶介绍,这些著作经过西方的艺术方法叙述我国故事,“期望经过此次展览向世界展现我国当代艺术的魅力”。
在意大利,“马可”是个比较常见的姓名,马可·波罗与我国的故事、“发现与对话”的探究精力也在一个个同名的“马可”之间连续。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前主席马可·穆勒说:“我1975年去我国进修,发现咱们外国人对我国电影简直一窍不通。所以,我决议把我的大部分精力会集在研讨我国电影,学习我国电影,推行我国电影。马可·波罗介绍了古代我国的全面状况。我一向想经过电影介绍我国社会、我国文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意大利维罗纳世界校园中文教师马可·佩鲁西则说:“马可·波罗便是咱们的英豪。哪种英豪?文明英豪。文明是一座桥,咱们要建造这座桥,从西方到东方。”
正如扎尼尼对记者所说,人类是如此多样,文明是如此丰厚,对其他民族、其他文明发生爱好应当是自然而然的。“马可·波罗做出了模范,他带着真挚的目光,以一种尊重的方法挨近另一种文明,并巴望了解它。在当今世界,有必要保存马可·波罗触摸其他文明的精力,那便是根据相互尊重和相等联系的对话沟通。”
1月27日,一名男人手持《马可·波罗行记》走在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当日,2024年威尼斯狂欢节在威尼斯拉开序幕。(新华社发)